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肠内息肉怎么处理

2025.01.10 14:54

肠内息肉的处理方式有观察等待、内镜下切除、手术切除、药物治疗、改善生活方式。具体分析如下:

1.观察等待:对于较小、无症状且经评估为良性可能性大的息肉,可选择观察等待。定期进行肠镜检查,监测息肉的大小、形态等变化。如果息肉一直没有明显变化,可能不需要特殊干预。这一方式避免了不必要的治疗风险,但需要严格按照医嘱定期复查,以便及时发现息肉的异常改变。

2.内镜下切除:这是目前治疗肠内息肉常用的方法。适用于大多数息肉,尤其是较小的息肉。内镜下切除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例如,对于直径小于2cm的息肉,可通过圈套器电切、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等方式切除。在切除过程中,医生可以直接观察息肉的位置并准确操作,术后患者的肠道功能恢复相对较快。

3.手术切除:当息肉较大、数量较多或者存在恶变倾向时,可能需要手术切除。例如,息肉直径超过5cm,或者息肉已经癌变且侵犯到肠道深层组织时。手术切除的范围取决于息肉的具体情况,可能是局部肠段切除,也可能是更大范围的切除。这种方式相对创伤较大,但能彻底去除病变组织,降低复发风险。

4.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主要是针对息肉的病因进行干预。例如,对于炎性息肉,可使用抗炎药物来减轻肠道炎症,从而可能使息肉缩小或停止生长。某些药物可以调节肠道菌群,改善肠道微环境,对预防息肉的发生和发展也有一定作用。不过,药物治疗通常不能直接去除息肉,而是作为辅助治疗手段。

5.改善生活方式: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预防和控制肠内息肉。包括均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减少红肉和加工肉类的摄入;戒烟限酒;适度运动,保持健康体重;减轻压力等。良好的生活方式可以减少肠道受到的不良刺激,降低息肉发生的风险,对于已经存在息肉的患者,也有助于防止息肉复发或恶变。

在处理肠内息肉时,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估,以确定最适合自己的处理方案。同时,无论采取何种处理方式,都要重视定期复查,以便及时发现新的息肉或息肉复发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