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有结肠息肉该怎么处理

2025.02.23 12:28

结肠息肉的处理方式包括观察随访、内镜下切除、手术切除、药物治疗、改善生活方式。具体分析如下:

1.观察随访:对于较小且无症状的息肉,可能为良性,可选择观察随访。通过定期的肠镜检查来监测息肉的大小、形态等变化。如果在随访期间息肉没有明显变化,可继续观察;若出现增大、形态改变等异常情况,则需考虑进一步的干预措施。

2.内镜下切除:这是大多数结肠息肉的首选治疗方法。适用于息肉较小、有蒂或无蒂的情况。内镜下切除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例如,对于直径小于2cm的息肉,可采用圈套器电切术;对于扁平息肉,可使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或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能有效切除息肉并降低复发风险。

3.手术切除:当息肉较大如直径大于3cm、怀疑恶变或者内镜下无法完整切除时,需要进行手术切除。手术方式包括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开腹手术视野开阔,但创伤较大;腹腔镜手术创伤相对较小,恢复较快。手术切除范围会根据息肉的具体情况而定,可能包括部分肠段切除等。

4.药物治疗:主要用于辅助治疗或针对息肉的病因进行治疗。如果息肉是由于炎症性肠病引起的,可使用抗炎药物,如5-氨基水杨酸类药物等。对于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患者,可使用塞来昔布等药物来减少息肉的数量和大小,但药物不能完全替代手术或内镜下切除治疗。

5.改善生活方式: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预防结肠息肉的发生和复发。包括均衡饮食,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减少红肉和加工肉类的食用;戒烟限酒;适度运动,保持健康的体重等。这些措施可以改善肠道环境,减少肠道炎症,从而对结肠息肉的防治起到积极作用。

在处理结肠息肉时,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息肉的大小、数量、形态、病理类型等因素。同时,要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后的复查,以确保治疗效果并及时发现可能的复发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