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红艳 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小儿细菌性腹泻的治疗

2025.09.01 08:56

小儿细菌性腹泻的治疗主要包括及时补液防止脱水、合理使用抗生素、调整饮食结构、适当补充益生菌、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具体分析如下:

1.及时补液防止脱水:细菌性腹泻容易导致水分和电解质大量流失,需通过口服补液盐或静脉输液及时补充。轻度脱水首选口服补液,重度脱水需立即就医。补液需根据脱水程度调整速度和剂量,避免过量或不足。

2.合理使用抗生素:并非所有细菌性腹泻均需抗生素,需结合病原学检测结果选择敏感药物。滥用抗生素可能加重肠道菌群紊乱。喹诺酮类等药物对儿童骨骼发育有影响,需谨慎使用。

3.调整饮食结构:腹泻期间应继续喂养,避免长时间禁食。母乳喂养婴儿可维持原喂养方式,人工喂养者可选择低乳糖配方。年长儿以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少量多餐,避免高糖高脂饮食。

4.适当补充益生菌:益生菌可帮助恢复肠道微生态平衡,抑制致病菌生长。常用双歧杆菌、乳酸菌等制剂,需与抗生素间隔2小时服用。注意选择临床验证有效的菌株,避免盲目使用。

5.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监测体温、排便次数、尿量及精神状态。出现持续高热、血便、少尿或嗜睡等症状需立即就医。记录腹泻和呕吐情况有助于医生判断病情进展。

治疗过程中需注意个人卫生,餐具消毒,避免交叉感染。粪便需妥善处理,防止病原扩散。避免自行使用止泻药,可能抑制肠道排毒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