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修红 副主任医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科

阴阳偏衰和阴阳偏盛区别表现是什么

2025.09.02 16:43

阴阳偏衰与阴阳偏盛是中医理论中两类不同的病理状态,核心区别在于前者为阴阳一方低于正常水平的虚证,后者为一方亢盛于正常水平的实证。

阴阳偏衰表现为机体阴或阳的不足,功能减退。阴虚时,阴液亏虚无法制阳,常见潮热盗汗、五心烦热、舌红少苔;阳虚时,阳气虚弱难以温煦,多见畏寒肢冷、精神萎靡、舌淡胖嫩。偏衰本质是虚,需补其不足。阴阳偏盛则是阴或阳的过盛,超出正常范围。阳盛多因热邪侵袭或机能亢进,出现高热面赤、烦躁口渴、脉数有力;阴盛常因寒邪内阻或代谢障碍,表现为形寒肢冷、痰湿壅盛、脉沉迟。偏盛本质是实,需泻其有余。

临床需注意两者可能相互影响或并存。长期阳盛可耗伤阴液转为阴虚阳亢,阴盛日久也可能损及阳气形成寒湿夹虚。辨证时应结合症状、舌脉、病程综合分析,避免将虚火误判为实热,或将阳虚寒凝混淆为阴盛实证。治疗上,偏衰以滋阴或温阳为主,如六味地黄丸或右归丸;偏盛以清热或散寒为法,如白虎汤或四逆汤。药物配伍需遵循补而不滞泻不伤正原则,兼顾体质与病势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