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亮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男科

尿路感染为什么尿血

2025.06.12 09:24

尿路感染导致尿血是由于炎症刺激黏膜出血、细菌损伤尿道血管、感染引发组织充血水肿、排尿时摩擦加重损伤、严重感染波及肾脏引起出血。具体分析如下:

1.炎症刺激黏膜出血:尿路感染时病原体侵入泌尿系统,引发局部炎症反应。炎症因子刺激尿道、膀胱或肾脏黏膜,导致黏膜充血、糜烂甚至溃疡。受损的黏膜毛细血管破裂,血液混入尿液中形成血尿。

2.细菌损伤尿道血管:某些致病菌可直接侵袭尿道或膀胱壁的微小血管,破坏血管壁完整性。血管通透性增加或破裂后,红细胞渗出进入尿液。尤其当感染较重时,血管损伤范围扩大,血尿症状更明显。

3.感染引发组织充血水肿:尿路感染会导致受累部位组织发生充血和水肿,例如膀胱三角区或肾盂。肿胀的组织压迫周围血管,影响血液循环,部分血管因压力增高而破裂出血。

4.排尿时摩擦加重损伤:感染状态下尿道或膀胱黏膜已处于脆弱状态,排尿时尿流冲刷黏膜,尤其是存在结石或结晶的情况下,机械摩擦会进一步加重黏膜损伤,导致出血。

5.严重感染波及肾脏引起出血:上尿路感染如肾盂肾炎时,炎症可累及肾小球或肾小管周围血管。肾脏滤过膜因感染受损,红细胞直接漏出至尿液中,甚至出现肉眼可见的血尿。

出现尿血需及时就医,避免自行用药延误病情。治疗期间应多饮水促进排尿,减少辛辣刺激食物摄入。保持局部清洁,防止感染加重。遵医嘱完成全程治疗,防止转为慢性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