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结肠炎为什么会晚上疼

2024.12.03 11:32

结肠炎晚上疼可能是因为夜间副交感神经兴奋、夜间肠道蠕动变化、晚餐饮食因素、心理因素、睡眠姿势等。具体分析如下:

1.夜间副交感神经兴奋:夜间人体的副交感神经相对兴奋,这会使肠道蠕动加快、肠液分泌增加。对于结肠炎患者来说,本身肠道黏膜就处于炎症状态,这种生理变化会刺激肠道,引发疼痛。在副交感神经兴奋时,肠道的敏感性提高,即使是轻微的肠道收缩或肠内容物的移动,都可能导致疼痛加剧。患者应注意保持规律的作息,避免熬夜,减少神经功能紊乱对肠道的影响。

2.夜间肠道蠕动变化:夜晚时肠道蠕动的节律和白天有所不同。在睡眠期间,肠道蠕动可能会出现不规律的情况。对于结肠炎患者,肠道黏膜存在炎症、溃疡等病变,蠕动异常容易导致病变部位受到牵拉、挤压,从而引起疼痛。患者要注意腹部保暖,避免着凉,着凉可能会进一步加重肠道蠕动的异常。

3.晚餐饮食因素:如果晚餐进食了不易消化、刺激性强的食物,如辛辣食物、油腻食物或者生冷食物等,这些食物会在夜间消化过程中对结肠黏膜产生刺激。结肠炎患者的肠道黏膜比较脆弱,难以承受这些刺激,进而引发疼痛。晚餐应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等。

4.心理因素:夜晚相对安静,人的注意力比较集中,对身体的不适感觉会更加敏锐。一些结肠炎患者可能本身存在焦虑、紧张等情绪,在夜间这种情绪可能会加重,从而影响神经系统对肠道的调节,使肠道的敏感性增加,疼痛感觉更加明显。患者要学会调节情绪,可通过听音乐、阅读等方式放松心情。

5.睡眠姿势:不良的睡眠姿势可能会对腹部造成压迫,尤其是对结肠部位。如果压迫到炎症部位,会阻碍局部血液循环,导致肠道缺血、缺氧,刺激神经末梢引起疼痛。患者应选择舒适的睡眠姿势,避免趴着睡或长时间压迫腹部。

结肠炎患者要注重日常的生活管理,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和规律的作息,避免精神压力过大,积极配合治疗,以减轻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