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颈动脉海绵窦瘘如何治

2025.08.11 14:19

颈动脉海绵窦瘘的治疗方法包括血管内栓塞治疗、外科手术结扎、放射治疗、药物治疗缓解症状、压迫患侧颈动脉促进自发闭合。具体分析如下:

1.血管内栓塞治疗:通过介入技术将栓塞材料送入瘘口部位阻断异常血流,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栓塞材料可选用弹簧圈、球囊或液态栓塞剂,需根据瘘口位置和大小选择合适方式。术后需监测视力变化及脑血流情况,避免过度栓塞导致正常血管闭塞。

2.外科手术结扎:适用于栓塞失败或解剖结构复杂的病例,直接开颅暴露瘘口并夹闭供血动脉。手术需谨慎操作以避免损伤周围神经和血管,术后可能出现脑脊液漏或感染。传统结扎术创伤较大,现已逐步被介入治疗替代。

3.放射治疗:通过定向放射线促使瘘口周围血管内皮增生,逐渐闭合异常通道。适用于小型低流量瘘或无法耐受手术者,但起效缓慢需数月甚至数年。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血管造影评估效果,可能伴随放射性脑水肿风险。

4.药物治疗缓解症状:针对眼压升高、头痛等症状使用降眼压药、镇痛药等对症处理。药物无法根治瘘口,仅作为过渡治疗或辅助手段。长期用药需警惕肝肾负担及药物副作用。

5.压迫患侧颈动脉促进自发闭合:患者自行用手指间断压迫颈部颈动脉,增加瘘口血栓形成概率。需严格评估脑侧支循环状况,避免脑缺血。该方法成功率较低,仅适用于特定病例。

治疗前需全面评估瘘口类型、血流动力学及全身状况,严格掌握适应症。急性视力下降或颅内压增高需紧急处理,避免永久性神经损伤。术后随访应包括视力、眼压及影像学检查,及时发现复发或并发症。不同方法可联合应用以提高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