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什么是开放性颅脑损伤

2025.08.18 14:54

开放性颅脑损伤是指由于外部因素导致头颅骨折并伴随脑组织暴露的情况。这种损伤通常是由于剧烈的外力作用,如交通事故、跌倒或暴力攻击等引起的。与闭合性颅脑损伤相比,开放性颅脑损伤的风险更高,感染的可能性也更大,因为外部环境中的细菌和其他病原体可以直接进入脑组织。

在发生开放性颅脑损伤时,通常会出现明显的头部外伤表现,如头皮撕裂、骨折和脑组织暴露等。患者可能会出现意识障碍、头痛、恶心、呕吐、癫痫等症状。由于脑组织直接暴露在外,感染的风险显著增加,可能导致脑膜炎或其他严重并发症。开放性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与损伤的部位、范围以及伴随的其他损伤密切相关。及时的医疗干预至关重要,通常需要进行手术清创、止血和修复受损的脑组织,以降低感染风险并尽可能恢复脑功能。

在处理开放性颅脑损伤时,首先要确保患者的呼吸道通畅,并进行必要的生命体征监测。避免对伤口进行不必要的触碰,以减少感染的机会。在转运患者时,应保持患者的头部抬高,帮助减轻颅内压。同时,尽量避免使用任何可能导致进一步损伤的措施,如强行清理伤口或施加压力。专业的医疗团队应尽快评估损伤程度,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术后护理同样重要,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神经功能变化,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开放性颅脑损伤的恢复过程可能较长,患者可能需要进行康复治疗,以帮助恢复日常生活能力和认知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