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红艳 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矮小症该怎么治疗

2025.08.22 16:42

矮小症的治疗方法包括生长激素替代疗法、营养干预与饮食调整、运动促进骨骼发育、心理支持与行为引导、定期监测与评估生长曲线。具体分析如下:

1.生长激素替代疗法:矮小症患者若确诊为生长激素缺乏,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外源性生长激素。治疗需严格遵循剂量与疗程,定期检测血糖、甲状腺功能等指标,避免过度治疗或副作用。注射时间通常选在睡前以模拟生理分泌节律,疗程持续至骨骺闭合或达到理想身高。

2.营养干预与饮食调整:保证充足的热量、蛋白质及微量元素摄入对促进生长至关重要。重点补充钙、锌、维生素D等骨骼发育必需营养素,避免挑食或过度节食。需结合个体代谢状况制定膳食计划,必要时在营养师指导下使用强化食品或补充剂。

3.运动促进骨骼发育:规律进行纵向运动如跳绳、篮球等可刺激生长板软骨细胞增殖,加速骨骼生长。运动强度需适中,避免超负荷训练导致骨骺损伤。建议每日保持30分钟以上中等强度运动,结合拉伸训练改善体态。

4.心理支持与行为引导:矮小症患者易因身高问题产生自卑或焦虑,需通过心理咨询、同伴支持等方式缓解压力。家长与教师应避免过度关注身高差异,鼓励患者培养其他优势能力,建立积极自我认知。

5.定期监测与评估生长曲线:每3-6个月测量身高、体重并绘制生长曲线图,动态评估治疗效果。骨龄检测可预测生长潜力,及时调整治疗方案。若发现生长速度异常或伴随其他症状,需进一步排查潜在疾病。

治疗过程中需严格遵医嘱,避免自行使用偏方或增高产品。不同年龄段干预重点有所差异,青春期前以营养与激素治疗为主,青春期后需综合评估骨骺闭合情况。社会环境中应减少对身高的歧视性评价,营造包容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