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连庆 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内科

中药败酱草的功效与作用

2025.05.29 06:38

败酱草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排脓、活血止痛、利湿退黄、改善睡眠的功效与作用。具体分析如下:

1.清热解毒:败酱草性微寒,归肝、胃、大肠经,能有效清除体内热毒,适用于热毒壅盛引起的疮疡肿痛、咽喉肿痛等症状。现代败酱草中的活性成分具有抗菌、抗炎作用,可抑制多种病原微生物的生长,减轻炎症反应。

2.消肿排脓:败酱草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脓液排出,常用于治疗痈肿疮毒、乳腺炎等化脓性疾病。其有效成分可刺激组织修复,减少局部渗出,缓解肿胀疼痛,促进创面愈合。

3.活血止痛:败酱草具有活血化瘀作用,能改善气血运行不畅导致的疼痛,如跌打损伤、痛经等。药理研究发现,其成分可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降低疼痛敏感性,同时促进局部淤血消散。

4.利湿退黄:败酱草能促进胆汁分泌,加速胆红素代谢,适用于湿热黄疸、小便不利等症状。临床观察显示,其提取物可改善肝功能,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缓解黄疸及相关不适。

5.改善睡眠:败酱草具有镇静安神作用,可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缓解焦虑、失眠等症状。研究证实,其活性成分能增强γ-氨基丁酸受体的活性,延长睡眠时间,提高睡眠质量。

败酱草在临床应用中需结合具体证型配伍使用,避免过量或长期服用。体质虚寒者慎用,以免加重不适。现代药理研究为其传统功效提供了科学依据,但仍需进一步探索其作用机制及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