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引出脑出血后发烧怎么办

2025.08.11 14:18

脑出血后发烧需及时监测体温并物理降温、遵医嘱使用退烧药物、保持环境通风与适宜温湿度、排查感染灶并针对性治疗、加强营养支持与水分补充。具体分析如下:

1.及时监测体温并物理降温:脑出血后发烧可能加重脑损伤,需每小时测量体温。体温超过38℃时,优先采用冰袋敷腋下或腹股沟、温水擦浴等物理方式降温,避免酒精擦拭刺激皮肤。若物理降温无效或体温持续升高,需立即联系医护人员。

2.遵医嘱使用退烧药物:发热超过38.5℃时,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退烧药物,避免自行用药掩盖病情。药物选择需考虑脑出血患者的凝血功能及肝肾功能,通常选用对胃肠道刺激较小的剂型,用药后需观察是否出现出汗过多或虚脱。

3.保持环境通风与适宜温湿度:病房温度建议维持在22至24℃,湿度控制在50%至60%,每日开窗通风2至3次。避免患者直接吹风,防止受凉加重发热。床单衣物选择透气材质,出汗后及时更换,减少细菌滋生。

4.排查感染灶并针对性治疗:脑出血后发烧常见于肺部感染、尿路感染或手术切口感染,需通过血常规、痰培养等检查明确病原体。根据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避免滥用药物导致耐药性。导管留置患者需每日消毒穿刺部位,缩短留置时间。

5.加强营养支持与水分补充:发热会增加能量消耗,需给予高蛋白、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鱼汤、蛋羹。每日饮水量不少于2000mL,可适量补充电解质溶液。吞咽困难者采用鼻饲喂养,避免误吸引发肺炎。

脑出血患者发烧期间需严格卧床,减少搬动以防再出血。观察意识状态变化,如出现嗜睡或烦躁需即刻就医。康复阶段避免剧烈活动,逐步恢复肢体功能训练。家属接触患者前后需洗手消毒,降低交叉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