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骨量丢失容易引起骨质疏松吗

2024.10.13 00:46

骨量丢失容易引起骨质疏松。

当人体的骨量逐渐丢失时,骨骼的结构和强度会发生显著变化,这就为骨质疏松的发生奠定了基础。骨量丢失意味着骨组织中的矿物质含量减少,骨密度降低,骨骼变得更为脆弱和易碎。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持续的骨量丢失会使骨骼难以承受正常的身体活动和外力,从而增加了骨折的风险。

在骨量丢失的过程中,骨骼的微观结构也会遭到破坏。原本紧密排列的骨小梁会变得稀疏、断裂,这进一步削弱了骨骼的整体稳定性和强度。而且,骨量丢失的速度和程度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年龄、性别、激素水平、营养状况、生活方式等。例如,随着年龄的增长,尤其是绝经后的女性,由于雌激素水平的下降,骨量丢失往往会加速。缺乏运动、吸烟、过量饮酒、营养不良等不良生活习惯也会促进骨量丢失,增加骨质疏松的发生几率。骨质疏松一旦发生,不仅会导致疼痛、身体变形等问题,还可能引发严重的骨折,如髋部骨折、椎体骨折等,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甚至可能危及生命。必须高度重视骨量丢失这一问题,通过合理的饮食、适度的运动、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必要时的药物治疗等措施,来预防和减缓骨量丢失,降低骨质疏松的发生风险,维护骨骼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