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炎性胃息肉怎么办

2025.01.07 14:05

炎性胃息肉可采取观察等待、药物治疗、内镜下切除、改善生活方式、定期复查。具体分析如下:

1.观察等待:炎性胃息肉大多为良性病变,如果息肉较小且没有引起明显的症状,可选择观察等待。医生会通过定期的胃镜检查来监测息肉的大小、形态等变化。在观察期间,患者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焦虑。同时,要遵循医生的建议,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的调整,一旦出现症状加重或息肉有恶变倾向等情况,应及时采取进一步的治疗措施。

2.药物治疗:针对引起炎性胃息肉的病因进行药物治疗是一种重要的手段。如果是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通常采用质子泵抑制剂、铋剂和抗生素联合治疗,以根除幽门螺杆菌。对于伴有胃酸分泌过多的患者,可使用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如奥美拉唑等,减少胃酸对胃黏膜的刺激,有助于减轻炎症,从而可能使息肉缩小或停止生长。一些保护胃黏膜的药物,如硫糖铝等,也可促进胃黏膜的修复。

3.内镜下切除:当炎性胃息肉较大、出现症状如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或者存在恶变风险时,内镜下切除是常用的治疗方法。内镜下切除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常见的内镜下切除方法包括高频电凝切除术、氩离子凝固术等。在切除息肉后,需要对切除的组织进行病理检查,以确定息肉的性质。术后患者需要注意休息,遵循医嘱禁食一段时间,之后逐渐从流食过渡到正常饮食,同时要注意观察有无腹痛、出血等并发症。

4.改善生活方式:良好的生活方式对炎性胃息肉的治疗和预防复发有积极的意义。患者应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熬夜。在饮食方面,要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减少酒精和咖啡的摄入。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有助于保持胃肠道的正常功能。同时,要注意减轻压力,避免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因为精神因素也可能影响胃肠道的健康。

5.定期复查:无论采取何种治疗方式,定期复查都是非常必要的。对于观察等待的患者,定期复查胃镜可以及时发现息肉的变化情况,以便在合适的时机进行干预。对于已经进行内镜下切除的患者,复查可以了解切除部位的愈合情况,以及是否有息肉复发。复查的时间间隔根据息肉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初始复查可能在3-6个月左右,之后根据复查结果适当延长复查间隔时间。

在整个炎性胃息肉的治疗和管理过程中,患者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如实告知医生自己的症状和病史。如果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任何异常情况,如腹痛加剧、黑便等,应立即就医。同时,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提高身体的免疫力,促进疾病的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