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登革出血热最重要的病变是什么

2024.11.20 19:44

登革出血热最重要的病变是全身小血管损害。

登革出血热是登革热的一种严重临床类型,主要是由于登革病毒感染所导致。当人体感染登革病毒后,病毒会在体内广泛复制,引发强烈的免疫反应,进而导致全身小血管,尤其是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受损。这种损伤会使血管的通透性显著增加,血液中的液体和细胞成分容易渗出到血管外,引起出血、血浆外渗等一系列病理变化。患者会出现皮肤瘀点、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咯血、尿血、便血等出血症状,同时伴有休克、循环衰竭等严重表现,严重威胁生命健康。

进一步来说,这种小血管损害不仅影响血液的正常循环和物质交换,还可能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例如,肾脏的小血管受损可引起肾功能不全;脑部血管受累可能引发脑水肿、颅内压升高等神经系统症状。由于血浆大量外渗,患者会出现有效循环血量锐减,进而引发低血压、休克等。而且,这种血管病变的范围和严重程度与病情的进展和预后密切相关。早期识别和及时干预对于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临床上需要采取综合的治疗措施,包括抗病毒治疗、纠正休克、止血、维持重要器官功能等,以尽量减轻小血管损害带来的不良后果,挽救患者生命。全身小血管损害是登革出血热的核心病变,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起着关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