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婴儿什么情况算是腹泻

2025.02.05 07:28

婴儿排便次数增多、大便性状改变、水分增多、伴有呕吐或发热、精神状态不佳算是腹泻。具体分析如下:

1.排便次数增多:正常婴儿的排便次数因喂养方式不同而有所差异。母乳喂养的婴儿可能每天排便2-5次,配方奶喂养的婴儿可能每天1-2次。如果排便次数突然明显多于平时正常范围,例如母乳喂养的婴儿每天排便7-8次甚至更多,就可能是腹泻。可能是由于肠道感染、食物不耐受或者腹部着凉等原因引起的,肠道受到刺激后蠕动加快,导致排便次数增加。

2.大便性状改变:正常婴儿的大便性状也与喂养方式有关。母乳喂养的婴儿大便多为黄色或金黄色,软膏状。配方奶喂养的婴儿大便通常为淡黄色或灰黄色,较干稠。当出现腹泻时,大便性状会发生明显变化,可能变得稀薄,像蛋花汤样、水样,或者含有黏液、脓血等。因为肠道功能紊乱,消化和吸收能力下降,食物不能被正常消化就被排出体外,同时肠道黏膜受到损伤时可能会出现黏液或脓血。

3.水分增多:腹泻时婴儿的大便中水分含量明显增加。正常大便含有一定水分但相对成型,而腹泻时大便可能呈稀水样,水分占比很大。因为肠道对水分的重吸收功能受到影响,大量水分不能被吸收而随粪便排出。例如,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腹泻,病毒破坏了肠道黏膜细胞,影响了水分的正常吸收,导致大便水分增多。

4.伴有呕吐或发热:如果婴儿在排便异常的同时,还出现呕吐或发热症状,很可能是腹泻。呕吐可能是由于肠道感染引起的胃肠功能紊乱,胃部肌肉收缩将胃内容物吐出。发热则可能是因为感染了细菌或病毒等病原体,身体的免疫系统做出反应,体温升高。例如,细菌感染肠道后,细菌释放的毒素可能会引起全身性的炎症反应,导致发热,同时也影响肠道功能,引起腹泻和呕吐。

5.精神状态不佳:健康的婴儿通常精神饱满、活泼好动。当发生腹泻时,婴儿可能会变得精神萎靡、嗜睡或者烦躁不安。因为腹泻可能导致身体失水、电解质紊乱,营养物质吸收不良,从而影响婴儿的身体机能和舒适度。例如,严重的腹泻会使婴儿丢失大量的水分和钠、钾等电解质,导致身体内环境失衡,进而影响神经系统功能,表现出精神状态的改变。

婴儿出现腹泻时,家长要及时观察婴儿的症状变化,记录排便情况,包括次数、性状、颜色等。如果腹泻持续不缓解或者伴有严重的呕吐、高热、精神极差等情况,应及时就医。同时,要注意给婴儿补充水分,避免脱水,可以适当给予口服补液盐。母乳喂养的婴儿可继续按需哺乳,人工喂养的婴儿如果腹泻不严重,可继续喂养,但要注意调整奶量和喂养间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