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白喉棒状杆菌如何预防

2025.08.27 08:30

白喉棒状杆菌可通过接种疫苗、保持个人卫生、避免接触患者、增强免疫力、定期消毒居住环境预防。具体分析如下:

1.接种疫苗:白喉疫苗是预防白喉最有效的手段,通常采用联合疫苗形式,如百白破疫苗。接种后能刺激机体产生持久免疫力,显著降低感染风险。婴幼儿需按免疫规划完成基础接种,成人每十年加强一次。未接种或接种不全者感染概率较高,应及时补种。疫苗安全性良好,不良反应多为轻微局部红肿或低热。

2.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手能减少病原体传播,尤其在接触公共物品后需彻底清洁。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掩口鼻,避免飞沫扩散。不共用毛巾、餐具等个人物品,防止间接接触感染。口腔卫生也需重视,定期刷牙漱口可减少黏膜定植风险。

3.避免接触患者:白喉患者应隔离治疗至病原学检测转阴。密切接触者需医学观察一周,必要时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流行期间减少前往人群密集场所,佩戴口罩降低吸入带菌飞沫的可能。疑似症状如咽痛、发热需及时就医筛查。

4.增强免疫力:均衡饮食保证蛋白质、维生素摄入,维持呼吸道黏膜屏障功能。规律作息与适度运动有助于提升抵抗力。慢性疾病患者更需控制基础病情,避免免疫力低下时易感。寒冷季节注意保暖,减少呼吸道刺激。

5.定期消毒居住环境:患者居住场所需用含氯消毒剂擦拭物体表面,通风换气降低空气中菌量。日常居家可定期清洁门把手、玩具等高频接触区域。衣物、床单煮沸消毒或阳光暴晒,杀灭残留病菌。

预防措施需长期坚持,不可因短期未见病例而松懈。出现症状应尽早就医,延误治疗可能导致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医疗机构需规范处置患者分泌物,杜绝交叉感染。公众应主动了解疾病知识,配合公共卫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