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子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内科

巴豆能止泻吗

2025.06.20 09:34

巴豆不能止泻,反而具有强烈的泻下作用。巴豆的主要功效是峻下冷积,适用于寒积便秘等实证,而非腹泻。传统中医认为巴豆性热味辛,归胃、大肠经,其含有的巴豆油等成分会强烈刺激肠道黏膜,加速肠蠕动导致剧烈腹泻。因此误用巴豆治疗腹泻可能加重病情,甚至引发脱水或电解质紊乱。

巴豆的泻下机制源于其特殊成分。巴豆油中的巴豆醇二酯在肠道内水解后释放巴豆酸,直接刺激肠黏膜产生炎症反应,同时抑制钠离子吸收,使肠腔内渗透压升高,水分大量滞留而引发水样泻。这种作用与西医的渗透性泻药类似,但强度更大。古籍《本草纲目》明确记载巴豆斩关夺门之功,说明其泻下作用峻猛。现代研究也证实,巴豆提取物在动物实验中会显著增加肠道推进率,完全不具备抑制肠蠕动的止泻特性。

使用巴豆需严格掌握适应症与剂量。孕妇、体弱者及儿童绝对禁用,老年患者慎用。生巴豆毒性剧烈,临床多制霜减毒后使用,且需中病即止。误服可能出现剧烈腹痛、血便等中毒反应,需立即就医。与温热性药物配伍可能增强毒性,与大黄等泻下药同用会导致严重水电解质失衡。储存时应与食品隔离,避免误食。现代临床已较少使用巴豆,更多选择安全性更高的替代药物。任何腹泻治疗都应先明确病因,感染性腹泻盲目止泻反而可能加重毒素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