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如何预防

2025.09.08 17:11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可通过保持手部卫生、避免接触感染者、加强营养增强体质、定期清洁生活环境、接种相关疫苗预防。具体分析如下:

1.保持手部卫生:疱疹性咽峡炎主要通过接触传播,手部是病原体传播的重要媒介。饭前便后、外出归来后需用流动水和肥皂彻底洗手,持续搓洗至少20秒,尤其注意清洁指缝和指甲周围。未洗手时避免触摸口鼻眼等黏膜部位。儿童玩具、餐具等高频接触物品应每日消毒,减少病原体残留。

2.避免接触感染者:患者的口鼻分泌物、疱疹液均具有传染性。流行期间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与患者保持1米以上距离。患者应单独使用餐具、毛巾等生活用品,症状消失后仍需隔离一周。家庭成员出现发热、咽痛等症状时需及时就医并做好防护。

3.加强营养增强体质:均衡饮食可提升免疫力,降低感染风险。每日摄入足量优质蛋白如鱼肉、豆制品,搭配新鲜果蔬补充维生素C和锌。避免生冷、辛辣食物刺激咽喉黏膜。保证充足睡眠和适度运动,促进新陈代谢和免疫系统功能。体弱儿童可咨询医师使用增强免疫力的调理方案。

4.定期清洁生活环境:病原体可在物体表面存活数小时。地面、门把手、玩具等用含氯消毒剂每日擦拭,衣物被褥阳光暴晒。室内每天通风2次,每次30分钟以上,降低空气中病原体浓度。垃圾及时清理,避免蚊蝇滋生。卫生间、厨房等潮湿区域需重点消毒。

5.接种相关疫苗:目前部分疱疹性咽峡炎由肠道病毒引起,接种针对性疫苗可产生抗体保护。咨询当地疾控中心了解疫苗种类和接种程序,完成全程免疫。接种后可能出现短暂低热或局部红肿,属正常反应。免疫功能低下者需评估后决定是否接种。

出现咽痛、发热等症状时及时就医,避免自行使用抗生素。疾病高发季节减少聚集活动,患者使用过的物品需煮沸或紫外线消毒。密切观察儿童精神状态和进食情况,持续高热或脱水需住院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