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急性外耳道炎该怎么进行治疗

2025.08.11 14:18

急性外耳道炎的治疗方法包括使用抗生素滴耳液控制感染、保持耳道干燥避免潮湿刺激、口服止痛药物缓解疼痛、避免掏耳或游泳等刺激行为、局部热敷促进炎症消退。具体分析如下:

1.使用抗生素滴耳液控制感染:急性外耳道炎常由细菌感染引起,抗生素滴耳液可直接作用于患处,抑制细菌生长。选择滴耳液时需根据病情轻重调整浓度和频率,通常每日3-4次,连续使用5-7天。滴药前需清洁外耳道,确保药物充分接触炎症部位。若症状未见缓解,需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2.保持耳道干燥避免潮湿刺激:潮湿环境易加重炎症,治疗期间应避免耳道进水。洗澡或洗头时可用棉球堵住外耳道,游泳需暂停。耳道内残留水分可用吹风机低温档轻柔吹干,避免用力擦拭。保持干燥有助于减少细菌滋生,加速愈合。

3.口服止痛药物缓解疼痛:炎症引起的疼痛可影响日常生活,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能有效缓解疼痛和肿胀。用药需遵循剂量指导,避免长期使用。若疼痛剧烈或伴有头痛,需排除其他并发症。

4.避免掏耳或游泳等刺激行为:掏耳可能损伤外耳道皮肤,加重炎症。游泳时水中细菌可能侵入患处,导致感染扩散。治疗期间需戒除掏耳习惯,暂停游泳及其他水上活动,直至症状完全消失。

5.局部热敷促进炎症消退:温热敷贴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肿胀和疼痛。将温水袋或热毛巾敷于患耳,每次10-15分钟,每日2-3次。注意温度不宜过高,避免烫伤皮肤。

治疗期间需观察症状变化,若出现听力下降、发热或耳周红肿扩散,可能提示感染加重,需立即就医。避免自行调整药物或延误治疗,以防转为慢性炎症。日常注意耳部卫生,减少诱发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