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什么是脊髓分裂症

2024.10.13 00:46

脊髓分裂症是一种先天性的脊髓发育畸形,即脊髓被纵行的骨性或纤维性间隔分成两半。

脊髓分裂症主要是由于胚胎时期神经管闭合不全所引起。在正常发育过程中,脊髓由神经管闭合后形成,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出现异常,就可能导致脊髓分裂的发生。这种畸形可发生于脊髓的任何部位,但多见于胸腰段。患者可能会出现一系列的症状,如下肢感觉障碍、运动障碍、大小便功能异常等。症状的严重程度与脊髓分裂的程度以及是否合并其他畸形有关。有些患者可能在儿童时期就出现症状,而有些则可能到成年后才被发现。

对于脊髓分裂症的诊断,通常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等。磁共振成像MRI是诊断脊髓分裂症的重要手段,可以清晰地显示脊髓的形态以及间隔的情况。治疗方面,主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如果症状较轻且无明显进展,可先进行观察和保守治疗。但如果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或出现进行性加重,可能需要手术治疗,手术的目的主要是切除间隔、解除脊髓的压迫等。手术效果因个体差异而异,且术后可能仍存在一定程度的功能障碍。患者在术后还需要进行康复训练,以尽可能地恢复功能。脊髓分裂症是一种较为罕见但严重影响患者生活的疾病,早期诊断和合理治疗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