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善闻 副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泌尿外科

尿路感染喝酒的后果

2025.07.24 17:15

饮酒会加重尿路感染的症状并延缓康复进程。酒精具有利尿作用,可能导致尿频加重,同时会刺激膀胱黏膜,加剧尿痛、尿急等不适感。酒精代谢会降低免疫力,削弱身体对抗细菌的能力,使得感染更难控制。

酒精摄入后,体内水分加速流失,尿液被浓缩,细菌更容易在尿道繁殖。啤酒等含酒精饮品中的糖分也可能成为细菌滋生的营养源。部分治疗尿路感染的抗生素如头孢类、甲硝唑与酒精同服可能引发双硫仑样反应,出现面部潮红、心悸甚至休克。饮酒后血管扩张可能加重尿路黏膜充血,使炎症反应更明显。长期饮酒者因免疫力持续低下,可能发展为慢性尿路感染或反复发作。

尿路感染期间应严格禁酒,包括含酒精的饮料和食物。治疗期间需遵医嘱完成抗生素疗程,避免自行停药。每日饮水2000ml以上稀释尿液,减少细菌滞留。出现血尿、发热或腰背部疼痛需立即就医,警惕肾脏感染。既往有慢性泌尿系统疾病者更需警惕酒精诱发感染复发。酒精与部分镇痛药合用可能增加胃肠道出血风险,用药前需咨询医师。康复后仍需控制饮酒频次,保持会阴部清洁卫生,降低复发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