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记忆力出现严重下降怎么办

2025.09.11 19:33

记忆力严重下降时,可通过坚持规律作息保障充足睡眠、进行认知训练如记忆游戏或阅读、保持均衡饮食补充必需营养素、适度运动促进脑部血液循环、及时就医排查潜在健康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1.坚持规律作息保障充足睡眠:睡眠不足会直接影响海马体功能,导致记忆编码和储存能力下降。成人每天需保证7至9小时深度睡眠,尤其是快速眼动睡眠阶段对记忆巩固至关重要。避免熬夜或昼夜颠倒,睡前减少电子设备使用,营造安静黑暗的睡眠环境。必要时可通过中医调理或针灸改善睡眠质量。

2.进行认知训练如记忆游戏或阅读:持续用脑能刺激神经元突触连接,延缓脑功能退化。可通过背诵诗词、玩数独或学习新技能强化记忆。阅读复杂文本能激活大脑多个区域,建议每天专注阅读30分钟以上。结合书写或复述内容可加深记忆痕迹,避免长期被动接收碎片信息。

3.保持均衡饮食补充必需营养素:脑细胞需要充足卵磷脂、维生素B族和OMEGA-3脂肪酸。多吃深海鱼、坚果、全谷物及深色蔬菜,减少高糖高脂食物。缺铁或维生素D可能引发认知障碍,需根据体检结果针对性补充。中医建议食用核桃、黑芝麻等补益肝肾的食材。

4.适度运动促进脑部血液循环:有氧运动如快走、太极拳能增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分泌,每周运动3次以上,每次30分钟。运动时心率维持在最大值的60%至70%,避免过度疲劳。瑜伽或八段锦等舒缓运动可改善脑供氧,协调肢体动作还能激活小脑功能。

5.及时就医排查潜在健康问题:突发记忆减退可能伴随脑血管病变、甲状腺异常或脑萎缩,需通过核磁共振、血液检测明确病因。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需严格控制指标,部分药物副作用也会影响记忆,需在医师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

记忆下降期间需保持情绪稳定,长期焦虑会加重症状。避免过度依赖外部提醒工具,逐步建立主动记忆习惯。社交活动能激发思维活跃度,但需减少无效信息干扰。任何干预措施都应持续3个月以上观察效果,不可急于求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