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肝血管瘤微创介入治疗

2025.01.15 16:18

肝血管瘤微创介入治疗是一种针对肝血管瘤的有效治疗方法,主要通过影像学引导下的微创技术来实现对肝血管瘤的治疗。这种方法相较于传统的开放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和患者的青睐。

肝血管瘤是肝脏最常见的良性肿瘤,通常不需要治疗,但在某些情况下,如肿瘤较大、出现症状或合并其他疾病时,可能需要进行干预。微创介入治疗主要包括经皮肝穿刺注射硬化剂、经皮肝穿刺射频消融、栓塞治疗等。这些方法通过影像学技术,如超声、CT或MRI等,精确定位肝血管瘤的位置,然后通过细针或导管将治疗药物或设备送入肿瘤内部,达到缩小或消除肿瘤的目的。相较于传统手术,微创介入治疗不仅减少了手术创伤,还能有效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患者的恢复过程也更加顺利。微创介入治疗的适应症广泛,能够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

在进行肝血管瘤微创介入治疗时,患者需要注意一些事项。首先,术前应进行详细的影像学检查,以评估肝血管瘤的大小、位置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确保治疗方案的合理性。其次,患者在术前应与医生充分沟通,了解手术的风险和预期效果,做好心理准备。术后,患者需定期复查,监测肝功能和肿瘤的变化,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并发症。术后应注意饮食调理,避免过于油腻和刺激性的食物,以促进肝脏的恢复。肝血管瘤微创介入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但患者在治疗前后都应保持警惕,遵循医生的建议,以确保治疗的成功和自身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