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脑出血护理应该注意什么

2025.08.11 14:18

脑出血护理需保持头部抬高30度以减轻颅内压、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变化、避免情绪激动和剧烈活动、维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遵医嘱按时用药控制血压和脑水肿。具体分析如下:

1.保持头部抬高30度以减轻颅内压:脑出血后颅内压升高可能加重病情,将头部抬高30度有助于静脉回流,降低颅内压力。护理时需使用枕头或调整床铺角度,避免颈部过度屈曲或扭转。翻身时需保持头颈躯干成直线,避免突然改变体位。若患者出现头痛加剧或呕吐,需立即检查头部位置是否合适。

2.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变化:脑出血患者可能出现血压波动、心律失常或呼吸失常,需定期测量血压、脉搏、呼吸和体温。血压过高可能引发再出血,过低则影响脑灌注。发现异常需及时联系医护人员调整治疗方案。意识状态改变如嗜睡或烦躁也需记录并上报。

3.避免情绪激动和剧烈活动:情绪紧张或身体活动过大会导致血压骤升,增加再出血风险。护理时应保持环境安静,减少噪音和强光刺激。与患者交流时语气平和,避免谈论可能引起焦虑的话题。卧床期间协助完成轻微肢体活动,但禁止突然起身或用力排便。

4.维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脑出血患者可能因意识障碍或吞咽困难导致分泌物滞留。需将头偏向一侧,及时清理口腔分泌物。进食时采取半坐位,选择软食或流质,避免呛咳。如出现呼吸急促或面色青紫,需立即检查气道是否阻塞。

5.遵医嘱按时用药控制血压和脑水肿:降压药物需严格按剂量和时间服用,不可自行调整。甘露醇等脱水剂需快速静滴以降低颅内压,用药期间观察尿量和电解质平衡。同时注意药物不良反应,如头晕或低钾症状,及时反馈给医疗团队。

护理过程中需观察瞳孔大小和对光反射,警惕脑疝发生。记录每日出入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康复期逐步进行肢体功能锻炼,但避免过早下床活动。饮食以低盐低脂为主,少量多餐。定期复查影像学检查评估出血吸收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