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耳鼻喉科

耳朵流脓水是什么病

2025.07.21 09:03

耳朵流脓水常见于化脓性中耳炎,多由细菌感染引起。中耳腔通过咽鼓管与鼻咽部相通,当感冒、鼻炎或咽炎时,病原体可能逆行感染中耳,导致黏膜充血、渗出,形成脓液。若鼓膜穿孔,脓液便会从外耳道流出,表现为耳道溢脓,常伴有耳痛、听力下降等症状。儿童因咽鼓管结构平直更易发病,游泳或洗澡时污水入耳也可能诱发感染。

化脓性中耳炎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急性期脓液多为黄色黏稠状,伴随发热、耳闷胀感;慢性者脓液较稀薄,可能反复发作,长期不愈可导致鼓膜永久性穿孔或胆脂瘤形成。外耳道炎、湿疹继发感染或外伤也可能引起耳道流脓,但脓液量较少且位置表浅。诊断需结合耳镜检查,观察鼓膜是否充血、穿孔,必要时进行脓液培养或颞骨CT检查,以排除乳突炎等并发症。

治疗需根据病因选择抗生素滴耳液或口服药物,慢性病例可能需手术修复鼓膜。日常避免用力擤鼻,防止污水入耳。出现耳痛、发热或脓液带血时需及时就医,不可自行掏耳或滥用偏方。保持耳道干燥,游泳时可使用防水耳塞。婴幼儿喂奶后应竖抱拍嗝,避免呛奶引发中耳感染。听力持续下降或头晕呕吐可能提示颅内并发症,需紧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