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多重耐药菌感染怎么办

2025.08.27 08:30

多重耐药菌感染需严格隔离防止传播、根据药敏结果精准选用抗菌药物、加强支持治疗维持机体功能、严格消毒环境及医疗用品、监测感染指标调整治疗方案。具体分析如下:

1.严格隔离防止传播:多重耐药菌具有较强传染性,需立即采取接触隔离措施。患者应安置于单人病房,医护人员接触时穿戴隔离衣、手套等防护装备。病房内设备专用,避免交叉感染。对患者家属进行宣教,限制探视人数。医疗废弃物需密封处理,转运时标注警示标识。隔离措施需持续至多次培养结果转阴后方可解除。

2.根据药敏结果精准选用抗菌药物:盲目使用广谱抗菌药物会加剧耐药性,必须通过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明确敏感药物。优先选择窄谱抗菌药物,减少对正常菌群的影响。联合用药时需考虑协同作用,避免拮抗。用药剂量需足量足疗程,防止治疗不彻底导致复发。治疗期间定期复查药敏,动态调整方案。

3.加强支持治疗维持机体功能:感染易导致机体消耗增加,需补充足够营养维持免疫能力。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饮食,必要时静脉营养支持。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维持内环境稳定。对重症患者可应用免疫调节剂提升防御功能。同时控制基础疾病,如糖尿病者需稳定血糖。

4.严格消毒环境及医疗用品:多重耐药菌可在环境中长期存活,需每日用含氯消毒剂擦拭病房物体表面。床单、衣物等纺织品需高温清洗消毒。听诊器、血压计等设备专人专用,使用后彻底消毒。呼吸机管路等侵入性器材必须灭菌处理。终末消毒需采用过氧化氢喷雾等高效手段。

5.监测感染指标调整治疗方案:动态检测体温、白细胞、降钙素原等指标评估疗效。定期进行细菌培养,明确病原体清除情况。影像学检查辅助判断感染范围变化。若指标无改善需考虑并发症或混合感染可能。治疗无效时需重新评估药敏结果,必要时组织多学科会诊。

多重耐药菌感染治疗过程中需避免过度依赖抗菌药物,重视整体调理。医护人员操作规范直接影响防控效果,任何环节疏漏均可能导致传播。患者出院后需随访复查,防止潜伏感染复发。家属接触患者后应做好手卫生,降低社区传播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