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什么药副作用可以导致头晕目眩

2025.08.11 14:17

某些药物副作用可能导致头晕目眩,如降压药引起血压骤降、抗抑郁药影响神经递质平衡、前庭抑制剂干扰平衡功能、镇静类药物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利尿剂引发电解质紊乱。具体分析如下:

1.降压药引起血压骤降:降压药通过扩张血管或减少心脏输出量降低血压,若剂量过大或个体敏感,可能导致血压下降过快,脑部供血不足引发头晕。部分药物如钙拮抗剂会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突然改变血流动力学状态,加重眩晕感。

2.抗抑郁药影响神经递质平衡:三环类或选择性血清素再摄取抑制剂可能过度调节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递质水平,干扰前庭系统与大脑皮层的信号传递。部分患者用药初期因神经适应性未建立,出现短暂头晕症状。

3.前庭抑制剂干扰平衡功能:用于治疗晕动症或梅尼埃病的药物如抗组胺类,通过抑制前庭神经活性减轻眩晕,但过量使用可能过度抑制中枢前庭信号,导致平衡失调反而诱发头晕。

4.镇静类药物抑制中枢神经系统:苯二氮䓬类或巴比妥类药物通过增强γ-氨基丁酸作用产生镇静效果,过量使用会过度抑制脑干网状结构,降低觉醒度,出现嗜睡伴头晕。

5.利尿剂引发电解质紊乱:噻嗪类或袢利尿剂促进钠、钾排泄,若未及时补充电解质,低钠血症可导致脑细胞水肿,低钾血症影响神经肌肉传导,两者均可能引发眩晕。

用药期间需严格遵循医嘱,避免自行调整剂量。出现持续头晕应记录发作时间与用药关联性,及时就医复查。合并多种药物时需关注相互作用,定期监测血压及电解质水平。眩晕症状加重或伴随呕吐、意识模糊需立即停药并寻求专业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