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脑梗死护理问题及措施

2025.08.12 14:34

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护理问题主要集中在病人的生命体征监测、神经功能评估、并发症预防、心理支持及康复训练等方面。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显著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康复。

在护理过程中,首先需要定期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和体温等,确保病人在稳定状态下。神经功能评估是护理的重要环节,通过使用NIHS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等工具,及时了解病人神经功能的变化,便于医生调整治疗方案。预防并发症同样至关重要,需定期评估病人的吞咽功能,防止误吸引起的肺炎,同时要注意预防压疮的发生,定期为病人更换体位,保持皮肤的清洁与干燥。心理支持也是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脑梗死患者常伴有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提供良好的沟通和关怀,帮助病人树立信心,积极面对康复过程,显得尤为重要。康复训练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计划,包括肢体功能训练、语言训练和日常生活活动的指导,循序渐进,帮助病人逐步恢复自理能力。

在实施护理措施时,需注意一些细节。首先,确保所有护理操作遵循无菌原则,防止感染的发生。其次,沟通时应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避免使用专业术语,以便病人能够理解。同时,护理人员要具备良好的观察能力,及时发现病人状态的变化,必要时应迅速报告医生。对病人的饮食管理也要特别关注,确保营养均衡,避免高盐、高脂肪的食物,鼓励摄入富含纤维的食物,以促进康复。护理人员应定期参加培训,更新专业知识,提升护理技能,以更好地服务于病人。通过综合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改善脑梗死患者的预后,促进其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