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胃黄斑瘤是什么东西

2025.07.07 08:59

胃黄斑瘤是一种罕见的胃部良性病变,主要表现为胃黏膜上出现黄色斑块样隆起。这类病变通常由脂质沉积引起,属于非肿瘤性增生,临床多通过内镜检查发现,需与恶性病变进行鉴别诊断。

胃黄斑瘤的形成可能与局部慢性炎症、胃黏膜损伤或代谢异常有关。常见于慢性胃炎、胃溃疡或胃部手术后患者,部分病例与高脂血症或糖尿病相关。病变多位于胃窦或胃体部,内镜下呈单个或多个黄色扁平斑块,直径通常小于1cm。组织学检查可见黏膜固有层内泡沫样巨噬细胞聚集,内含胆固醇或脂质成分。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偶有上腹不适或消化不良表现,通常无需特殊治疗,但需定期随访观察病变变化。

发现胃黄斑瘤后应完善胃镜及病理检查,排除早期胃癌或其他恶性病变。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者需规范根除治疗,控制胃部炎症。高脂血症或糖尿病患者需调整饮食及药物管理,减少脂质代谢异常的影响。避免长期服用刺激性药物或酒精,以减轻胃黏膜损伤。若病变短期内增大或形态改变,需及时复查胃镜并活检,警惕潜在恶变风险。日常注意均衡饮食,减少高脂高糖摄入,定期体检有助于早期发现和处理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