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耳鼻喉科

为什么得血管性耳鸣

2025.06.30 16:16

血管性耳鸣可能与内耳供血不足、血管异常扩张、血压波动、血液黏稠度增高、血管痉挛有关。具体分析如下:

1.内耳供血不足:内耳微循环障碍会导致听觉神经及毛细胞缺氧,引发异常声音感知。内耳血管细小且末端无侧支循环,一旦血流减少,耳蜗功能易受影响。长期供血不足可能造成听觉通路信号紊乱,表现为持续性或搏动性耳鸣。

2.血管异常扩张:血管瘤或动静脉畸形可能压迫听觉结构,产生与心跳同步的耳鸣。局部血流动力学改变会形成湍流,振动传递至耳蜗。血管壁弹性下降时,血流冲击力增大,进一步加重异常声音传导。

3.血压波动:高血压或低血压均可能干扰内耳血流稳定性。血压骤升时血管张力增加,血流冲击声增强;血压过低则导致灌注不足,引发代偿性血流杂音。长期血压异常可能损伤血管内皮,加剧耳鸣症状。

4.血液黏稠度增高:红细胞增多或血脂异常会使血流阻力增大,内耳微循环流速减缓。血液黏稠状态下,血小板易聚集形成微血栓,阻塞毛细血管后产生缺血性耳鸣。黏稠血液流经狭窄血管时还可能产生涡流噪声。

5.血管痉挛:精神紧张或寒冷刺激可能引发内耳血管痉挛性收缩,造成短暂性缺血。痉挛持续时,血管壁平滑肌过度收缩会导致血流受阻,耳蜗毛细胞因缺氧放电异常,误判为外界声源。反复痉挛可能发展为慢性耳鸣。

耳鸣持续超过两周需及时就医,排除严重血管病变。避免过度劳累及情绪激动,控制盐分摄入以稳定血压。冬季注意头部保暖,减少血管痉挛风险。定期检测血脂与血液流变学指标,必要时遵医嘱使用改善微循环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