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子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内科

体内寒气重是喝白酒引起的吗

2025.06.30 11:29

体内寒气重与喝白酒有一定关联,但并非唯一或直接原因。白酒性辛热,适量饮用可促进血液循环,但过量或长期饮用可能损伤脾胃阳气,导致运化功能减弱,反而加重体内寒湿积聚。寒气重的形成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需结合体质、饮食习惯及生活方式综合判断。

白酒在中医理论中属湿热之品,短期饮用能驱散表寒,但过度摄入会消耗体内津液与阳气。尤其对脾肾阳虚体质者,酒精代谢会加重脏腑负担,使水湿停滞形成内寒。现代医学也证实,酒精会抑制抗利尿激素分泌,导致排尿增多引发脱水,而中医视津液不足为阴虚生内寒的表现之一。饮酒常伴随生冷食物摄入,如冰镇啤酒配海鲜,这种组合更易导致寒湿困脾。临床常见长期酗酒者出现舌苔白腻、畏寒肢冷等寒湿症状,实为真寒假热的阳虚状态。

辨别寒气来源需观察伴随症状。饮酒后若出现腹泻清稀、关节冷痛加重,可能提示酒精加剧了寒湿。日常应避免空腹饮酒,饮用时可搭配生姜、肉桂等温性食材中和酒性。寒气重者建议优先通过艾灸、运动等方式提升阳气,而非依赖酒精短暂发热。若长期存在怕冷、水肿等症状,需排查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器质性疾病,而非简单归因于饮酒。中医调理以温补脾肾为主,如附子理中汤等方剂需在医师指导下使用,切忌自行药酒同服加重寒热错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