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幽门杆菌是什么

2024.11.19 09:21

幽门杆菌全称为幽门螺杆菌,是一种主要生存在人的胃部及十二指肠内的革兰氏阴性菌。

幽门杆菌与许多胃部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具有螺旋形或S形、弧形的形态,一端有2-6根带鞘鞭毛,这使得能够在胃内的黏液层中自由游动,顺利到达胃黏膜上皮细胞表面。幽门杆菌凭借其螺旋形结构容易钻透胃黏膜,损伤胃和小肠的保护性内膜,从而使胃酸引发开放伤口,也就是溃疡。长期感染幽门杆菌可能导致慢性胃炎,患者会出现胃痛、胃胀、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还是引发胃癌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虽然感染幽门杆菌并不一定会得胃癌,但会增加患癌的风险。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由于幽门杆菌具有传染性,主要通过口-口传播和粪-口传播,所以要注意饮食卫生。例如,尽量不吃生冷食物,像一些未彻底清洗或煮熟的蔬菜、水果、生水,可能携带幽门杆菌,食用后易感染。提倡使用公筷、公勺,分餐制,家庭聚餐时不使用公筷的话,已感染幽门杆菌的人易通过餐具将菌传染给他人。另外,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尤其是在饭前便后,避免幽门杆菌经手接触食物后进入口腔进而感染胃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