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胃窦隆起糜烂性胃炎是怎么回事

2024.12.03 11:23

胃窦隆起糜烂性胃炎是胃窦部黏膜出现隆起、糜烂的一种胃炎类型,其病因可能与幽门螺杆菌感染、药物因素、酒精刺激、不良饮食习惯、自身免疫因素有关。具体分析如下:

1.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是一种主要生存在人的胃部及十二指肠内的革兰氏阴性菌。可凭借其螺旋形结构容易钻透胃黏膜,损伤胃和小肠的保护性内膜。长期感染幽门螺杆菌会引发胃黏膜的炎症反应,导致胃窦部黏膜出现隆起、糜烂等病变。在治疗方面,通常采用质子泵抑制剂、铋剂和抗生素联合使用的方案来根除幽门螺杆菌。

2.药物因素:某些药物可能会对胃黏膜造成损伤,如非甾体抗炎药。这类药物抑制了胃黏膜内前列腺素的合成,而前列腺素对胃黏膜有保护作用,其合成减少会使胃黏膜的防御能力下降。阿司匹林就是常见药物,长期或大量服用可能引发胃窦隆起糜烂性胃炎。如果是药物引起的,需要根据病情权衡是否停药或者换用其他药物,同时可使用胃黏膜保护剂来减轻药物对胃黏膜的损伤。

3.酒精刺激:酒精具有亲脂性和溶脂性,可直接破坏胃黏膜的屏障功能。胃窦部黏膜在酒精的刺激下,黏膜下的血管会收缩,导致黏膜缺血、缺氧,进而引发炎症反应,出现隆起和糜烂。减少酒精摄入是关键,对于已经出现症状的患者,应严格戒酒,同时可给予抑制胃酸分泌和保护胃黏膜的药物进行治疗。

4.不良饮食习惯:长期的不良饮食习惯,如暴饮暴食、过度进食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或者饮食不规律,饥一顿饱一顿等,都会对胃窦部黏膜产生不良影响。暴饮暴食会使胃窦部负担过重,而刺激性食物会直接刺激胃黏膜。不规律的饮食会打乱胃的正常生理节律,影响胃酸分泌和胃黏膜的修复。改善饮食习惯是治疗的基础,要规律进餐,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5.自身免疫因素: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会累及胃部,当机体的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自身胃黏膜细胞时,会导致胃黏膜的炎症和损伤,在胃窦部表现为隆起糜烂性胃炎。这种情况下,可能需要使用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来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同时配合胃黏膜保护和对症治疗措施。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饮食上要注重营养均衡,多吃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如果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加重的情况,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