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泌尿外科

哪种结石易在酸性尿液中形成

2025.07.02 16:15

酸性尿液中容易形成尿酸结石和胱氨酸结石。尿酸结石是由于尿液中尿酸浓度过高,在酸性环境下溶解度降低而形成。胱氨酸结石则因遗传性胱氨酸尿症导致尿中胱氨酸排泄过多,在酸性尿液中更易结晶析出。这两类结石的形成与尿液pH值密切相关,酸性环境是其主要诱因。

尿酸结石多见于高尿酸血症、痛风患者或高嘌呤饮食人群。当尿液pH低于5.5时,尿酸溶解度显著下降,未溶解的尿酸结晶逐渐聚集形成结石。胱氨酸结石相对罕见,属于遗传代谢性疾病,患者肾小管对胱氨酸重吸收障碍,尿中胱氨酸浓度可达正常值的20-30倍。酸性尿液会进一步促使胱氨酸结晶沉淀,尤其在夜间尿液浓缩时更易发生。这两类结石在X线下表现为透光或弱显影,需通过尿液分析和成分检测确诊。

预防酸性尿结石需定期监测尿液pH值,保持每日饮水量在2.5升以上。尿酸结石患者应限制高嘌呤食物摄入,可酌情服用枸橼酸钾等碱化尿液药物,维持尿液pH在6.2-6.8之间。胱氨酸结石需严格控制蛋氨酸摄入,配合硫醇类药物和碱化尿液治疗。两类结石患者均需避免长期脱水,夜间适当补水防止尿液过度浓缩。出现腰痛、血尿等症状时应及时进行影像学检查,结石直径超过6毫米或引发梗阻需考虑体外冲击波碎石或手术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