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高血压引起的脑梗塞怎么办

2025.03.07 20:04

高血压引起的脑梗塞需及时就医、控制血压、改善生活方式、药物治疗、康复训练。具体分析如下:

1.及时就医:高血压引起的脑梗塞属于急性脑血管疾病,需立即就医。医院会进行影像学检查,如CT或MRI,以明确梗塞部位和范围。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可能采取溶栓治疗或介入手术,以尽快恢复脑部血流,减少脑组织损伤。及时就医是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的关键。

2.控制血压:高血压是脑梗塞的主要危险因素,控制血压至关重要。医生会根据患者情况制定个性化降压方案,通常包括药物和非药物措施。降压目标需根据患者年龄、并发症等因素调整,避免血压波动过大。长期稳定控制血压可有效预防脑梗塞复发。

3.改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干预是高血压和脑梗塞管理的基础。建议低盐低脂饮食,增加蔬菜、水果摄入,限制酒精摄入,戒烟。适度运动如散步、游泳等有助控制血压和体重。保持良好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这些措施可协同药物,提高治疗效果。

4.药物治疗:除降压药外,还需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预防血栓形成。根据病情,可能使用他汀类药物调节血脂,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对于有房颤等心源性栓塞风险的患者,需使用抗凝药物。药物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定期复查调整方案。

5.康复训练:脑梗塞后常遗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需尽早开始康复训练。包括肢体功能训练、语言训练、认知训练等,以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康复训练需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必要时可寻求专业康复师指导。家庭支持和社会参与对康复也至关重要。

高血压引起的脑梗塞是一个复杂的病理过程,涉及多个系统的相互作用。预防和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整体情况,采取个体化的综合管理策略。除了上述措施,还需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疏导。定期随访和监测各项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是确保长期疗效的关键。同时,加强公众健康教育,提高对高血压和脑梗塞的认识,有助于早期预防和干预,降低疾病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