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产后子宫有淤血怎么办

2025.09.29 15:54

产后子宫淤血可通过热敷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遵医嘱服用活血化瘀药物、适当活动帮助恶露排出、按摩子宫增强收缩力度、保持外阴清洁预防感染。具体分析如下:

1.热敷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将温热毛巾或热水袋置于下腹部,温度控制在40℃左右,每次15-20分钟。热量能扩张血管,加速淤血溶解与吸收,缓解胀痛感。注意避免烫伤皮肤,每日可重复2-3次。若出现皮肤发红或不适需立即停止。

2.遵医嘱服用活血化瘀药物:常见中药如益母草颗粒、生化汤等,能调节子宫微循环,促使残留组织排出。西药缩宫素针剂需严格按剂量使用。服药期间观察恶露量及颜色变化,异常出血需及时就医。

3.适当活动帮助恶露排出:自然分娩后6-8小时可尝试翻身或床边坐起,剖宫产24小时后逐步下床走动。轻度行走能通过重力作用促进宫腔积血排出,每日活动3-4次,每次不超过10分钟,避免剧烈运动。

4.按摩子宫增强收缩力度:单手按压耻骨联合上方,另一手托住子宫底部环形揉按,力度以产妇能耐受为准。每次持续5分钟,每日3次。按摩可刺激宫缩反射,减少淤血滞留,但需避开手术切口部位。

5.保持外阴清洁预防感染: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2次,从前向后擦拭。及时更换卫生巾,恶露量大时每2小时更换一次。避免盆浴或阴道冲洗,防止逆行感染加重淤血症状。

出现发热、恶露异味或持续腹痛需立即就医。饮食宜清淡,避免生冷辛辣食物。保证充足休息,情绪紧张可能影响恢复进程。定期复查超声观察宫腔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