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修红 副主任医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科

中医诸风是什么意思

2025.07.09 08:32

中医所说的诸风是一个广义概念,泛指由内外风邪引起的各类疾病或病理表现。风在中医理论中被视为百病之长,既可单独致病,也可与其他邪气结合引发复杂病症,其核心特点是变化迅速、病位游走不定。

风邪分为外风与内风两类。外风多指自然界风邪侵袭人体,常表现为恶风、汗出、头痛、鼻塞等表证,如感冒初期症状;或引发关节游走性疼痛,如痹证中的行痹。内风则与脏腑功能失调相关,尤其与肝的关系密切,肝阳上亢、肝血不足或热极生风时,易出现眩晕、抽搐、震颤、肢体麻木等症状,如中风、癫痫等疾病。风邪常与寒、湿、热等邪气兼夹,形成风寒、风热、风湿等复合病机,进一步扩大疾病范围。

理解诸风需注意三点,一是风邪致病具有动态性,症状往往突发或变化快;二是治疗需分虚实,外风宜祛散,内风需平肝息风或滋阴养血;三是临床需结合整体辨证,避免单一化处理。例如,同样表现为肢体颤抖,肝风内动与血虚生风的治法截然不同。现代医学中的神经系统疾病、过敏性疾病等可能与风相关,但不可简单等同,需在中医理论框架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