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泌尿外科

泌尿系感染能引起尿蛋白高吗

2025.07.09 14:15

泌尿系感染确实可能导致尿蛋白升高。感染引发的炎症反应可能使肾脏滤过膜通透性增加,蛋白质漏入尿液中形成蛋白尿。这种蛋白尿通常为一过性,随着感染控制可逐渐恢复,但需警惕是否存在其他肾脏病变。

泌尿系感染时,细菌或病原体刺激尿路黏膜,引发局部炎症反应。炎症因子释放可能影响肾小球滤过功能,导致少量白蛋白或微量蛋白漏出。尤其在上尿路感染如肾盂肾炎中,肾实质受累可能造成更明显的蛋白尿。部分患者尿常规检查除白细胞增多外,可同时检出尿蛋白阳性。若感染反复发作或治疗不及时,长期炎症可能加重肾脏损伤,甚至发展为慢性肾脏病。尿蛋白水平与感染严重程度、病原体类型及个体免疫状态密切相关,需结合其他指标综合判断。

出现尿蛋白升高时,需完善尿培养、肾功能及影像学检查,明确感染源并排除原发性肾病。治疗以抗感染为主,同时监测尿蛋白变化。感染控制后蛋白尿持续存在,需进一步排查肾小球疾病或高血压肾病等。日常需保持充足饮水、避免憋尿,糖尿病患者及免疫力低下者更需警惕复杂感染。尿蛋白检测建议采用晨尿,避免剧烈运动后取样。反复泌尿系感染伴蛋白尿患者,建议定期随访肾功能及尿微量白蛋白,早期干预可降低长期肾脏损害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