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慢性乙肝病毒性肝炎怎么办

2025.08.21 20:16

慢性乙肝病毒性肝炎需定期监测肝功能与病毒载量、规范使用抗病毒药物、调整饮食结构避免肝脏负担、避免饮酒及肝毒性药物、接种疫苗预防其他肝炎病毒感染。具体分析如下:

1.定期监测肝功能与病毒载量:通过血液检查追踪转氨酶、胆红素等指标,结合乙肝病毒DNA定量评估病情进展。肝功能异常或病毒复制活跃时需调整治疗方案,早期干预可延缓肝硬化或肝癌发生。

2.规范使用抗病毒药物:核苷类似物或干扰素是主要治疗选择,需严格遵医嘱长期服用,不可擅自停药。药物能有效抑制病毒复制,但需定期复查以防耐药性,部分患者需终身用药。

3.调整饮食结构避免肝脏负担:以低脂高蛋白、易消化食物为主,控制盐分摄入以防水肿。多摄入新鲜蔬果补充维生素,避免霉变食物加重肝脏损伤,保持体重适中减少脂肪肝风险。

4.避免饮酒及肝毒性药物:酒精直接损害肝细胞,加速纤维化进程。部分止痛药、抗生素或中草药可能引发药物性肝炎,用药前需咨询医生并详细阅读说明书。

5.接种疫苗预防其他肝炎病毒感染:乙肝患者免疫力较低,接种甲肝、戊肝疫苗可避免重叠感染。密切接触者亦需接种乙肝疫苗,降低家庭内传播概率。

治疗期间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情绪波动可能影响免疫力,适当运动有助于改善代谢。出现乏力、黄疸等症状加重时及时就医,不可轻信偏方或广告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