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一岁宝宝晚上睡觉翻滚怎么办

2025.09.10 17:09

一岁宝宝晚上睡觉翻滚属于正常现象,主要与生长发育阶段、睡眠周期转换或环境不适有关。这个年龄段的宝宝大脑和神经系统尚未发育成熟,浅睡眠比例较高,容易因身体活动或外界干扰出现翻身、扭动等动作。若没有伴随哭闹或频繁惊醒,通常无需过度干预,随着成长会逐渐改善。

睡眠翻滚可能与多种因素相关。首先,一岁左右正处于大运动发展期,宝宝白天练习爬行、站立等动作,夜间可能无意识重复这些动作。其次,环境温度过高、睡衣材质不透气、床垫过软等物理因素会增加宝宝翻动频率。出牙期不适、轻微积食或睡前过度兴奋也会导致睡眠不安。建议观察翻滚是否集中在特定时间段,若多发生在入睡后1-2小时,可能是正常睡眠周期过渡的表现。保持卧室温度在24-26℃之间,选择吸汗透气的纯棉睡衣,使用硬度适中的婴儿床垫有助于减少不必要的翻动。

注意避免将翻滚与疾病直接关联,但出现以下情况需警惕:翻滚伴随持续哭闹、抓耳挠腮可能提示中耳炎;频繁蜷缩腿脚需排查肠绞痛;汗多枕秃要考虑维生素D缺乏。睡前1小时避免剧烈玩耍,可进行抚触或轻柔音乐帮助平静。不要使用过厚的束缚型睡袋,限制正常活动反而可能加剧夜间觉醒。若翻滚导致坠床风险,可考虑在床边加装缓冲护栏,但护栏间隙需符合安全标准。持续观察生长发育曲线,定期儿保体检能帮助综合评估睡眠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