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亮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男科

压力性尿失禁是如何形成的

2025.06.12 09:25

压力性尿失禁的形成与盆底肌松弛导致尿道支撑力下降、妊娠分娩造成盆底组织损伤、年龄增长引发肌肉萎缩和弹性减退、慢性腹压增高加重盆底负担、激素水平变化影响尿道黏膜闭合功能有关。具体分析如下:

1.盆底肌松弛导致尿道支撑力下降:盆底肌群是维持尿道正常位置的关键结构,当这些肌肉因长期负重或缺乏锻炼而松弛时,尿道失去足够的支撑力,腹压突然增加时无法有效关闭尿道,导致尿液漏出。

2.妊娠分娩造成盆底组织损伤:孕期子宫增大持续压迫盆底,分娩时产道扩张可能直接撕裂肌肉或神经,损伤后的组织修复不全会削弱控尿能力,尤其多胎或难产者更易出现症状。

3.年龄增长引发肌肉萎缩和弹性减退:随年龄增长,盆底肌纤维数量减少,结缔组织弹性下降,尿道括约肌收缩力减弱,控尿机制逐渐退化,轻微咳嗽或跳跃即可诱发漏尿。

4.慢性腹压增高加重盆底负担:长期便秘、慢性咳嗽或重体力劳动会使腹压持续升高,盆底肌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最终导致尿道下移和闭合不全,形成漏尿。

5.激素水平变化影响尿道黏膜闭合功能:绝经后雌激素水平降低,尿道黏膜变薄,血管供应减少,尿道闭合压力下降,同时盆底胶原蛋白合成减少,进一步削弱控尿功能。

日常生活中需避免长期憋尿或过度劳累,控制体重以减少腹压,加强盆底肌锻炼如提肛运动,及时治疗慢性咳嗽或便秘,绝经后女性可咨询医生是否需要激素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