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耳鼻喉科

职业性噪声聋属于什么聋

2025.06.30 16:16

职业性噪声聋属于感音神经性聋、永久性聋、渐进性聋、双侧对称性聋、不可逆性聋。具体分析如下:

1.感音神经性聋:职业性噪声聋的病变部位主要在内耳毛细胞及听神经。长期暴露于高强度噪声会导致耳蜗内毛细胞不可逆损伤,声音信号无法正常转换为神经电信号。临床表现为高频听力下降,逐渐向中低频扩展。纯音测听显示气导和骨导阈值同步升高,无骨气导差。

2.永久性聋:噪声引起的耳蜗毛细胞损伤无法通过人体自身修复机制再生。毛细胞一旦坏死即永久丧失功能,现有医疗手段无法逆转已形成的听力损失。即使脱离噪声环境,残余听力仍可能继续恶化,需终身依赖助听设备补偿。

3.渐进性聋:听力损伤程度与噪声暴露时长及强度呈正相关。初期仅表现为4000-6000Hz高频段听力下降,随着暴露时间延长,损伤范围逐步扩展至3000Hz以下频段。部分病例在脱离噪声环境后仍会持续进展,称为迟发性听力减退。

4.双侧对称性聋:噪声通过空气传导同时作用于双耳,故听力损失通常呈现双侧对称性特征。早期可能因工作体位导致单侧重,但长期暴露后双耳阈值差不超过15分贝。此特点可与突发性聋、梅尼埃病等非对称性听力损失鉴别。

5.不可逆性聋:噪声性聋的病理基础是毛细胞纤毛断裂、胞体溶解及听神经末梢退化,这些结构损伤无法通过药物或手术修复。治疗仅能延缓进展,重点在于早期佩戴防护用具。脱离噪声后听力曲线稳定超过3年仍无改善,即可判定为永久不可逆。

接触高强度噪声环境需定期进行纯音测听监测,发现高频听力下降应立即加强防护。膳食补充维生素B族可能延缓毛细胞退化,但无法替代物理隔音措施。已确诊者应避免使用耳毒性药物,防止叠加损伤。听力损失超过40分贝建议优先选配数字助听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