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连庆 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内科

中医如何扶脾抑胃

2025.08.28 15:54

中医扶脾抑胃的核心在于调理脾胃功能,通过健脾益气、和胃降逆的方法恢复中焦气机平衡。脾胃为后天之本,脾主升清,胃主降浊,二者协调则气血生化有源。若胃气过亢或脾气虚弱,易出现胃脘胀满、嗳气反酸等症,此时需扶助脾阳,抑制胃火,使升降有序。

中医认为扶脾抑胃需从整体入手。健脾常选用党参、白术、茯苓等甘温之品,补益中焦阳气;抑胃多用黄连、半夏、陈皮等苦降辛开之药,清泄胃火、理气和胃。针灸可取足三里、中脘等穴位,调节脾胃经气。饮食上宜少食辛辣油腻,避免暴饮暴食,适当食用山药、莲子等平补脾胃之物。情志因素亦不可忽视,忧思伤脾,郁怒犯胃,保持情绪平和有助于脾胃功能恢复。

扶脾抑胃需辨证施治,不可盲目用药。胃热炽盛者忌用温燥之品,脾阳虚衰者慎用寒凉药物。长期胃痛或消瘦者应排除器质性疾病。孕妇及体质特殊者需在医师指导下调整方药剂量。治疗期间需规律作息,避免生冷刺激食物,逐步建立健康的饮食习惯。脾胃功能恢复是一个渐进过程,过度依赖药物或急于求成反而可能加重失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