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气血不足引起的失眠怎么办

2025.08.11 14:17

气血不足引起的失眠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适度运动、中药调理、穴位按摩、改善作息等方式缓解。具体分析如下:

1.调整饮食结构:气血不足需注重营养均衡,多摄入补血益气的食物,如红枣、枸杞、黑芝麻等。避免生冷寒凉食物,以免加重气血损耗。适当搭配富含铁质的动物肝脏或瘦肉,促进血液生成。饮食规律,避免暴饮暴食,减轻脾胃负担,从而改善睡眠质量。

2.适度运动:选择温和的运动方式,如太极拳、八段锦或散步,促进气血运行。过度剧烈运动可能耗气伤血,反而不利睡眠。运动时间宜在白天或傍晚,避免睡前剧烈活动影响心神安定。长期坚持可增强体质,缓解因气血不足导致的失眠问题。

3.中药调理:在专业医师指导下服用补气养血的中药,如归脾汤、四物汤等。中药需根据体质辨证施治,避免自行滥用。部分药材如黄芪、当归可单独泡水饮用,但需注意配伍禁忌。调理周期较长,需耐心配合,逐步改善气血亏虚状态。

4.穴位按摩:常按足三里、三阴交、内关等穴位,刺激经络气血流通。睡前轻柔按摩百会穴或涌泉穴,有助于安神定志。按摩力度适中,以酸胀感为宜,每日坚持可缓解失眠症状。配合艾灸效果更佳,但需避免烫伤皮肤。

5.改善作息:保持规律作息,早睡早起,避免熬夜耗伤气血。睡前减少思虑过度或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营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午休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影响夜间睡眠。长期坚持良好作息,有助于气血恢复和睡眠质量提升。

失眠期间需避免情绪波动过大,保持心态平和。若症状持续未缓解,应及时就医排查其他潜在问题。日常注意保暖,避免受寒加重气血不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