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红艳 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小儿孤独症的判断标准是什么

2025.09.05 15:50

小儿孤独症的判断标准主要依据《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5中的相关条款。根据该手册,孤独症谱系障碍ASD的诊断需要满足社交沟通和互动方面的持续性缺陷,以及限制性、重复性行为模式的表现。这些症状通常在三岁之前显现,并对日常生活的功能造成显著影响。

在社交沟通方面,孤独症儿童可能表现出对社交互动的兴趣缺乏,无法进行正常的眼神交流,难以理解和使用非语言的交流方式,如面部表情和手势。同时,孤独症儿童在与同龄人交往时常常显得不知所措,缺乏分享和轮流的能力,难以建立友谊。在语言发展上,可能出现语言延迟或完全不说话,或者即使会说话,也可能在交流中显得不自然,缺乏灵活性。限制性和重复性行为则包括对特定物品的强烈依恋、重复的身体动作如摇晃、转圈以及对日常生活中变化的强烈抵触。这些行为的出现不仅影响到儿童的学习和社交能力,也可能导致家庭和教育环境中的挑战。

在进行孤独症的判断时,需注意多方面的评估。首先,早期识别和干预至关重要,越早进行评估和干预,儿童的适应能力和发展潜力越大。其次,评估过程应综合考虑儿童的行为表现、发展历史和家庭背景,确保诊断的准确性。专业人士在评估时应与家长密切合作,获取家庭对儿童行为的观察和反馈。孤独症的表现因个体差异而异,不能仅凭单一症状进行判断。孤独症的诊断并非一成不变,随着儿童的发展和环境的变化,症状可能会有所改变,因此定期的评估和调整干预方案同样重要。通过全面的评估和适当的干预措施,可以帮助孤独症儿童更好地融入社会,提升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