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如何保持一个正确的跑步姿势

2025.07.23 08:36

保持正确的跑步姿势需要身体略微前倾以利用重力、手臂自然弯曲90度并前后摆动、着地时用中前脚掌先接触地面、保持头部直立视线向前、控制步幅避免过大。具体分析如下:

1.身体略微前倾以利用重力:跑步时躯干与地面形成约5-10度的前倾角度,能够借助重力产生向前的动力。前倾应来自踝关节而非腰部,避免弯腰驼背导致腰椎压力过大。核心肌群需适度收紧以维持稳定,减少能量损耗。过度前倾可能增加膝关节负担,需根据个人情况调整角度。

2.手臂自然弯曲90度并前后摆动:上肢摆动需放松且与下肢协调,手肘弯曲接近直角。摆动方向应沿身体中线前后自然移动,避免横向交叉或过度上抬。肩部保持下沉放松,减少斜方肌紧张。摆臂幅度与步频相关,过快或过大会打乱节奏。

3.着地时用中前脚掌先接触地面:足部落地位置在重心投影点附近,中前脚掌先触地可缓冲冲击力。避免脚跟直接着地导致震动传导至膝关节。足弓需保持弹性,落地后迅速过渡至全脚掌支撑。步态应轻快,减少地面接触时间。

4.保持头部直立视线向前:头部位置直接影响脊柱排列,视线应自然望向前方约10-20米处。下巴微收,避免前伸或后仰造成颈椎压力。颈部肌肉放松,减少不必要的晃动。头部稳定有助于维持整体平衡。

5.控制步幅避免过大:步幅长度应与身高和柔韧性匹配,落地腿膝关节微屈以吸收冲击。步幅过大会导致制动效应,增加髋关节和膝关节负荷。可通过提高步频来弥补步幅不足,理想步频约每分钟170-180步。

跑步时需穿着合适的运动鞋,鞋底过厚或过薄均可能影响姿势。场地选择应优先考虑平坦且有弹性的路面,硬质地面需更加注意缓冲。初期可对着镜子练习或录像自查,逐步形成肌肉记忆。出现关节疼痛或肌肉持续紧张时应及时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