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雯敏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级甲等 皮肤性病科

深度冻伤为什么要截肢

2024.09.23 22:00

深度冻伤时可能需要截肢,主要是因为组织坏死、感染风险高、血液循环受阻、神经损伤和功能丧失以及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具体分析如下:

1.组织坏死:冻伤严重时,低温会导致组织细胞损伤甚至坏死。这些坏死的组织不仅本身无法恢复功能,还可能释放毒素,影响周围健康组织。截肢可以去除这些无生命力的组织,防止毒素扩散。

2.感染风险高:冻伤损伤的皮肤和软组织容易受到细菌和病毒的侵袭,引发感染。一旦感染,不仅治疗难度加大,还可能威胁患者生命。截肢可以去除感染源,降低感染风险。

3.血液循环受阻:冻伤会使血管收缩,导致血液循环受阻。长期血液循环不畅会使组织缺血、缺氧,进而加重组织损伤。截肢可以解决因血液循环受阻导致的组织缺血问题。

4.神经损伤和功能丧失:深度冻伤可能导致神经损伤,影响肢体功能。当神经损伤严重,导致肢体功能无法恢复时,截肢成为无奈的选择。

5.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对于严重的深度冻伤,保守治疗如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可能无法有效改善症状。在这种情况下,截肢可能是唯一能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的方法。

面对这些严重问题,截肢虽然是一种极端的治疗方法,但在某些情况下却是必要的。通过截肢,可以减轻患者痛苦,降低感染风险,提高生活质量。在采取截肢治疗之前,医生会充分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权衡利弊,确保治疗方案的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