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耳鼻喉科

鼻出血怎样治疗

2025.06.30 16:16

鼻出血可通过压迫止血、冷敷止血、填塞止血、药物止血、电凝止血。具体分析如下:

1.压迫止血:用手指捏住鼻翼两侧,持续压迫5-10分钟,使出血部位血管受压闭合。头部保持直立或稍向前倾,避免血液倒流刺激咽喉。若出血量较大,可适当延长压迫时间。压迫过程中避免频繁松手查看,以免影响止血效果。

2.冷敷止血:用冰袋或冷毛巾敷于鼻梁或前额,促使血管收缩减少出血。冷敷时间控制在15-20分钟,避免皮肤冻伤。冷敷可与压迫止血同时进行,但需注意冰袋不要直接接触皮肤,用干净布包裹后再敷。

3.填塞止血:用无菌纱布或医用棉球填塞鼻腔,压迫出血点。填塞物需保持清洁,避免感染。填塞后观察是否仍有血液渗出,必要时更换填塞材料。填塞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不超过24小时,以免损伤鼻黏膜。

4.药物止血:局部应用止血药物如凝血酶或明胶海绵,促进血液凝固。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自行操作不当。对于反复鼻出血,可口服维生素K或止血中药辅助治疗。药物止血需结合其他方法,效果更佳。

5.电凝止血:由医生使用高频电凝设备封闭出血血管,适用于顽固性鼻出血。操作前需局部麻醉,确保患者无不适。电凝后需避免用力擤鼻或触碰伤口,防止再次出血。术后遵医嘱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鼻出血时避免仰头或平躺,防止血液流入呼吸道。止血后24小时内勿剧烈运动或挖鼻,保持鼻腔湿润。若出血频繁或量大,需及时就医排查潜在疾病。饮食宜清淡,避免辛辣刺激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