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雯敏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级甲等 皮肤性病科

疤痕是怎么形成的

2024.11.27 15:50

疤痕形成主要与皮肤损伤深度、炎症反应、个体愈合能力、伤口张力、感染因素有关。具体分析如下:

1.皮肤损伤深度:皮肤分为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等层次。当损伤累及真皮层及以下时,就容易形成疤痕。因为真皮层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成纤维细胞等,损伤后这些细胞会启动修复机制,在修复过程中如果胶原蛋白过度沉积等就会形成疤痕。

2.炎症反应:受伤后局部会发生炎症反应。炎症细胞如巨噬细胞等会释放多种细胞因子,这些因子会影响成纤维细胞的活性。如果炎症反应过度或持续时间过长,会导致成纤维细胞过度增殖和胶原蛋白的异常沉积,从而促使疤痕形成。

3.个体愈合能力:不同个体的愈合能力存在差异。有些人的身体具有较好的自我修复能力,在受伤后能够有序地进行组织修复,减少疤痕形成的可能性。而一些人可能由于遗传因素或自身健康状况如患有某些疾病影响新陈代谢等,愈合过程容易出现异常,导致疤痕形成。

4.伤口张力:伤口部位的张力大小对疤痕形成有重要影响。如果伤口处于皮肤张力较大的区域,如关节附近,在愈合过程中,皮肤组织受到持续的牵拉力量,会刺激成纤维细胞不断产生胶原蛋白来对抗这种张力,容易造成胶原蛋白过度堆积,进而形成增生性疤痕或瘢痕疙瘩。

5.感染因素:伤口感染会严重影响愈合过程。感染会引发更强烈的炎症反应,破坏正常的组织修复机制。细菌等病原体产生的毒素和酶类会损害周围组织细胞,干扰成纤维细胞的正常功能,使胶原蛋白的合成和沉积失去控制,从而增加疤痕形成的风险。

在日常生活中,应尽量避免皮肤受到深度损伤,受伤后要及时正确处理伤口,保持伤口清洁,减少炎症反应的发生,对于张力较大部位的伤口要进行妥善的包扎固定等,以降低疤痕形成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