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引起肝功能衰竭的原因有什么

2025.08.27 08:30

肝功能衰竭的病因包括病毒感染、药物或毒物损伤、酒精性肝病、代谢性疾病以及血液循环障碍。具体分析如下:

1.病毒感染:肝炎病毒如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长期感染可导致肝细胞坏死,最终引发肝功能衰竭。抗病毒治疗是关键,同时需保护肝脏功能,避免进一步损伤。

2.药物或毒物损伤:某些药物、化学物质或毒素过量摄入会直接损害肝细胞,如对乙酰氨基酚过量。立即停用相关药物并采取解毒措施,必要时进行血液净化治疗。

3.酒精性肝病:长期大量饮酒会导致脂肪肝、肝炎甚至肝硬化,最终发展为肝功能衰竭。戒酒是首要措施,配合营养支持和保肝治疗以促进肝细胞修复。

4.代谢性疾病:遗传性或后天性代谢异常如肝豆状核变性、脂肪代谢障碍可导致肝功能衰竭。针对病因调整饮食结构,使用药物调节代谢,必要时进行肝移植。

5.血液循环障碍:心功能不全、休克或肝静脉阻塞等导致肝脏供血不足,引发缺血性肝损伤。改善血液循环,治疗原发病,必要时采取介入或手术恢复血流。

肝功能衰竭的进展通常与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有关,早期识别病因并采取针对性干预可显著改善预后。同时,避免过度劳累、合理饮食及定期监测肝功能对预防病情恶化至关重要。